心灰意冷时,
亲情是那给人以希望的梅花,
看到它,一睹破万难;
心烦意乱时,
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
喝下它,一醉解千愁;
心满意足时,
亲情是那催人奋进的号角,
听见它,一声震百里。
这就是亲情,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她都将永远陪伴着你。
我们只有走到父母那个年纪
才能懂得他们的为难和爱
井上靖幼年因战乱与父母疏离成长,在父亲去世后,与手足一起接手照料年迈的母亲,无奈母亲的老年痴呆症日渐严重,一步步失忆。井上靖以长达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到九十岁的 生活,冷静、细腻地观察和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他也重拾了对母亲的爱。
三句话感受书
1.一旦父亲不在了,我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愿不愿意,对死亡之海的一部分再不能视而不见,也明白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上场了。
2.一道尖锐的光之箭刺进了母亲的头部,只有被照射部位所储存的记忆会重新苏醒过来,然后母亲将它们一一撷取,化成语言从嘴里说出。
3.看看古老寺院的柱子就知道了,时间一久,材质比较松软的部分会消磨凹陷,只剩下比较坚实的纹理留下来。人差不多也是这样吧,欢乐的记忆逐渐模糊,那些痛苦烦恼倒记得清清楚楚。
《孩子 你慢慢来》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华文世界最受瞩目的女性
原来她是这样做妈妈的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 但它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三句话感受书
1.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2.那个娇稚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进,从开幕逼向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慢不下来。
3.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
杰拉尔德•温诺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父母若活得够久,
终将成为我们的孩子。
我对他们的爱必须是没有条件的,
正如他们以前对我那样。
《华盛顿邮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感动推荐,全球15个国家竞相传诵的亲情赞歌!我是一个很老,很老的人的儿子。尽管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仍然是年轻的——全然不顾自己根本无法自行从椅子上站起来,非得靠着旁人的搀扶和助行器才能艰难地从客厅挪到卧室。
三句话感受书
1.父亲低头不再言语,也许正在努力回想、寻找那遗忘的人生:他已过世的母亲与哥哥姐姐,他从战场回到等了他5年的新娘身边。
2.你父亲有你这样残忍的儿子作为敌人,他可能急需肺炎一类的好友推他一把,帮他解脱……
3.电视开着,声音刚才被我关掉了,但没有声音的CNN居然也能让人感到刺耳,滚动的小字新闻像蚂蚁一样从屏幕下方爬过。
《我是你爸爸》
王朔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典型中国式父子情
中国的封建传统是讲“父为子纲”,家庭成为父亲的“一言堂”,绝没有孩子发抒己见的份。至1987年有些家庭中还动辄以“因为我是你爸爸”来强迫孩子服从大人的意旨 。
本书会在朴实的对话中,把父子之间纠结的心态说清楚。尤其是孩子和父母抗争的问题,会引起你强烈的共鸣。除此之外,这本书不仅接地气还很幽默,一度让小编笑出声。
三句话感受书
1.你要对我好,就得像个好的样子,一点不讲究只觉得自己好心就可以胡来——呸!没人稀罕!
2.“我们离婚你为什么跟我?”“我怕你会忘了我,我妈永远不会忘记我。”
3.你是不是感受到正经历那种真正的、无法溢于言表的深沉痛苦?
罗曼•罗兰说过:亲情是一种巨大的焰火,是啊,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灵,为多少迷途的游子点亮希望……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亲情的高潮,我们的生日,是谁在为我们欢呼?我们的成功,是谁在为我们骄傲?我们的欢悦,是谁在和我们一起欢笑?是亲情正在上演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