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业的图书出版服务平台
宁波编辑部:0574-87635365
杭州编辑部:0571-56017579
当前位置
新闻内容
孙国华:让孩子在“晨问晚思”中进步成长
2016-03-04 22:42  来源:浙江出版网  作者:浙江出版网

 
    他是一个普通而自信的中国父亲,虽然“虎妈狼爸”的教子理念受到国内不少家长的疯狂追捧,但他不为所动,不让儿子参加课外补习,坚持让儿子全面发展,在他指导下,儿子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大学,最后成功登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他又是一位优秀而出众的职高校长,5年时间里,他让15000多名低着头走进甬江职高的学生,3年后一个个都昂首挺胸进入社会、企业和职业学院。用北师大刘冰教授的话来说,“你这是在做功德呀,让三万多家长们重新点燃了家庭希望!”
    他叫孙国华,现在是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的副校长。从1983年到现在,他在中学教师和校长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的育人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同行眼中的“专家”,以至很多家长都来请教他的教子之方。但孙校长只是淡然一笑:“如果教育能用一句话说得清楚,那就不成其为教育了!”
 
什么是教育?孙国华如此回答
    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孙国华认为: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浸泡的过程,只有当家长和老师们在给孩子做足功课后,不急躁,最后才能静待花开,这就是孙国华的教育理念,并且这一理念贯穿了他整整33年的教育生涯。33年的黄金岁月,孙老师用这一理念从余姚陆埠中学(后改为余姚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走到宁波甬江职高,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也积累了一本本厚实的工作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他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记录了学生们成材历程。
    2011年,孙老师将自己于1986年首次当毕业班班主任的工作日记——《那年,我第一次带毕业班》交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吸引了很多老师同行和家长的目光,这本书印数已超过一万册,深受市场追捧。今年,孙老师决定将自己教育儿子和教育职高学生的一些随笔整理出版,一共有七本:《圆梦哥大》------主要记述了自己教育儿子的一些经历和感悟;《白天鹅成长记》-------主要写甬江职高进行育人方面的实践与理念;另外五本书分别是《赢在拼搏》《和着风景牧歌》《心暖花自开》《以幸福感动幸福》《将努力献给未来》等,从不同侧面记录和阐述了育人过程中老师和学校领导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与心态。这些文章都是具体的案例和后来孙老师对当时该事的感悟,读起来相当亲切,富有现场感,可谓是一套育儿和培养学生成材的最鲜活教材。
 
我也讨厌应试教育,所以对儿子全面培养
    2月初,浙江出版网在宁波市职教中心专门采访孙国华老师,请他为家长们专门谈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他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可能会对家长们育儿有一定启发。
浙江出版网:孙校长,您儿子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了吧?
孙国华:毕业了,现在他在纽约曼哈顿工作,并结了婚。小两口对我们两老非常孝顺。
浙江出版网:您真是一个成功的父亲!读了您的《圆梦哥大》,我发现您教育儿子的方法很独特,不唯分数论,从初中到高中,有意识地抽出时间让儿子学习书画、武术、航模以及适时的体育锻炼,并还担任了六年的班长。您培养儿子的方法与时下一些家长有什么不同吗?
孙国华: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也讨厌应试教育,在我培养儿子时,并不把分数看得有多重,但现实中,我又脱不了俗气,所以只要保证他能上一流的学校就够了。因此更多的精力,我会培养儿子交际能力、领导能力、运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我的目标就是把他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人,使这个人要有爱心要有担当,更要有严以律己的自律精神。从现在看,我的这个目标基本达成了。
浙江出版网:在《圆梦哥大》这本书里,我看到您儿子在高中二年级时,期末考试名次从前十名掉到了四十几名,您那时还在坚持让儿子学武术和航模,继续当班长,也不上其他补习班。您是如何承担这种压力的?
孙国华:读高中后,我发现儿子成熟多了,自理自律能力也很强。曾记得,我当时还为他联系报考美术学院,但儿子认为美术只可当作修身养心,不可用来谋生。听了这种想法,让我对他更放心了,并且也非常欣赏,仅凭这一点,我知道儿子长大了。至于名次和分数,那都不是太重要,只要抓住知识点,弄懂弄通弄熟,成绩自然会上去,一次考不好不等于他以后永远考不好。
浙江出版网:在高中三年级,我发现您给儿子一张“一日常规自省表”,儿子每天填写,您每天都要批阅留言,这对于您儿子走进哥大起了很大作用吧! 
孙国华:我对儿子一直都很有信心,我也一直在培养他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高二下学期成绩和名次下来后,我并不紧张,还有一年时间呢,只要抓好这一年,儿子过一本分数线是没问题的。让儿子填写“一日常规自省表”,是要让他学会每天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这样到高考时自然就能考得相当好了。结果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职高学生都是孩子呀,我们老师不能放弃!
浙江出版网:我发现,您儿子考上大学后,您又出任学校领导-----甬江职高副校长。对儿子六年全程培养,对您后来培养职高学生有什么帮助吗?
孙国华:说句自私的话,我当时不当陆埠中学校长,也是为了培养儿子,儿子培养不好,我们做家长的一生努力都是白搭。六年时间全程陪读,让我明白了一位家长一位老师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从孩子成材的角度来说,这种重要性无论上升到什么高度都不为过!
浙江出版网:读完《白天鹅成长记》这本书,我很感动。这些学生都是在初中文化课战场上败退下来的孩子,他们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自信心就受到如此巨大打击,家长们也是灰心丧气。您是如何改变这些“丑小鸭”的,说说您的思想与理念! 
孙国华:我从来都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爹娘和老师,但这一切都需要给时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个初中就被淘汰下来的孩子,大多数原因出在父母身上,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教孩子,所以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但他们才十五六岁呀,还小呀,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做老师的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对这些孩子伸出援手!
浙江出版网:您是如何教育这些孩子的?用了哪些特别的方法?效果如何?
孙国华:甬江职高与其他兄弟职业学校一样,虽然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一所学校,但我认为,要学好技能,首先要学好做人;要做好人,首先得树立一个正确目标;有了目标,学生们才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我在学校把人生要达成的大目标,细化成为天天能对照的小目标,即实施“三个一”工程:让每个学生在班里找一个学习的榜样;找一个文化成绩追赶的对象;找一个可以帮助的同学。并且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德育成长作业本”,每天让学生们记日记,交班主任老师批阅,我们把这项工作叫“晨问晚思”。这样实行半年至一年后,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发生巨大改变,逃课、打架、抽烟、乱涂乱画、随地乱扔、满口脏话等现象都大幅度下降,与好的普高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差不多了,部分孩子甚至超过了普高学生。第二步就是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成材的路有千万条,并不是说做科学家、研究人员、公务员就是成材。同学们在文化课方面有点欠缺,虽然一时做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企业家,还可以做企业金领、白领或技术能手。如果每天或经常能做好事,也可以成为被社会尊敬的慈善家。我们就用这样的理念给学生及家长进行多渠道培训,让大家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空前增强!第三步就是做职业生涯规划了。经过一年左右的浸泡与熏染,这些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基本都走上正轨,这时给他们做职业生涯规划就水到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后,这些以前不爱学习的孩子,在甬江职高也能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学习了。有机会你可以以后到甬江职高或我今天所在的学校看看三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是这样!学生们达到这种自觉程度,我们学校育人的工作就算成功了!
浙江出版网:怪不得北师大刘冰教授称赞你们“是在做功德无量的事业”。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万五千个孩子就改变了三万个父母。如果按1:5传播比例,您学校这项育人工作可影响十五万人以上呢!
孙国华:北师大刘冰教授是研究国学的,特别推崇《弟子规》。现在甬江职高的学生还是我新工作单位宁波职教中心学校的学生们实践《弟子规》已经几年了,效果很好。她那年到甬江职高考察讲学后,对我们的“白天鹅工程”美言有加,后来陆续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参观取经。甬江职高是2008年正式全面实施这项工作的,到现在已经7年了,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念、工作技巧与方法,我本人也积累了大量案例。
 
不断积累案例,出版更好的育人教材
浙江出版网:您是什么时间调到宁波市职教中心的,抽调过来主要是推广您的育人经验吧?
孙国华:是的,我在职教中心主要也是分管德育工作。我是2013年下半年调过来的,到这儿差不两年多了。以后我结合这儿的工作,也想结集出版一套书。
浙江出版网:从育人理念到育人思想、制度、操作方法、技巧等,您都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并集结成册为一套丛书,请问您以后有哪些打算?
孙国华:我在这些年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虽然对于育人工作很有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地丰富,基础也需要进一步的夯实。现在的社会节奏变化很快,我们是做育人工作的,需要时时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我现在已经五十多岁,快到退居二线的时候了。我希望我在退居二线工作时,不要一张报纸一杯茶,对着电脑看半天,我希望上级领导让我去贫困地区支教,把我这些年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方法传授给老师们。
浙江出版网:您与其到贫困地区支支教,不如将您的这一系列成果在宁波地区就地推广,让它生根开花结果,然后再影响到其他地区。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呀!
孙国华:你的这个建议也是挺好的。宁波大市有四十多所职业学校,在每一所学校先选一两个试点班,每年用这套教材培训德育教师,并不断充实案例和思想,然后再在各校加以推广。我相信,这项工作将会越做越好!
 
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浙江出版网还是感到意犹未尽。让孩子们每天“晨问晚思”,真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好方法,不仅职高学生可用,我想,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借用这种方法!
“晨问晚思”,让我们每一个人做有修养的人、有道德的人、有品位的人!
 
孙国华老师小传
孙国华,男,浙江余姚人,1983年宁波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现任宁波市职教中心副校长。
从1983年开始,孙国华在余姚陆埠中学工作19年,做了12年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后,直接担任陆埠中学校长7年。
2002年,孙国华调到宁波市甬江职高做老师,2008年至2013年,孙国华出任甬江职高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工作;2013年至今在宁波职教中心学校任副校长,继续从事他的学生德育工作,使他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育人方法和体系日趋完善。
分享到: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6 Zjc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天高巷98号1603室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635365 0571-56017579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31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