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78-7-5059-8945-0
条形码:9787505989450
作者:李则琴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CIP数据: (2014)第156690号
中图分类号: I247.7
开本: 32开
印张: 7.75
序:期望超越
沈潇潇
当李则琴希望我为她的小说集《花儿微笑的季节》作序时,我犹疑片刻答应了。因为此前我刚应约为纪念《雪窦山》杂志出刊 60 期写了一篇短文,其中写到“依稀记得一件小事”:那天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文学粉丝来《雪窦山》找编辑,当时听人说她叫李则琴。后来,就在《雪窦山》上见到她的作品了,再后来她就成了《雪窦山》杂志的现任编辑。文中的“那天”,是 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的某天。多少世事沧桑,而文学情怀依然清新,令人感动。
这本《花儿微笑的季节》共收录了李则琴的三部中篇小说和两篇短篇小说随后又被《文学港》选用,因为大多是近几年的作品,所以质量比较整齐。其中,同名中篇小说《花儿微笑的季节》在《文学港》杂志发表后,当年度的《浙江文坛》曾评价其“值得一读”;收录的短篇小说《左眼皮跳跳》,在《雪窦山》杂志首发,获 2013 年度宁波市文学期刊联盟优秀作品奖后,入选《文学港》增刊。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还有短篇小说《贵妃鸡》,它发表于2013 年冬季号《雪窦山》,是她最新的作品。这几部作品都是比较出色的小说,代表了她当前的创作水平。不过,我在这里主要选择《蓝色亚麻布》谈点读后感,是图个新鲜,因为前面提到的几部小说先前都读过,而这部创作并发表于六七年前的作品这次还是首读。
《蓝色亚麻布》以一对年轻夫妻为主人公,真实展现当代青年男女在婚恋生活中的追求和彷徨,屈从和挣扎,逃离和坚守 …… 作品篇幅长达 70000 字左右,由相对独立的上、下两篇组成。上篇,写了时尚、率性、富有艺术气质的服装学院年轻美术教师、业余服装设计师马瑙,与敬业、敏感、风度翩翩谈吐不凡的年轻眼科医生吴憾在街头偶遇而一见钟情,直到终成眷属的
故事。虽然中间猜疑、误会、波折不断,并且由此产生种种惶惑、苦涩和伤害,但这些都是昙花,总体上改变不了玫瑰色的甜蜜浪漫基调,或者说前者也是后者所必备的作料。下篇,则是马瑙和吴憾从婚后开始“七年之痒”直到婚姻面临崩溃的过程。其实,在还未到七年之时,在筹备婚事时两人就在如何买房、如何装修、如何选择婚礼方式等方面已露不祥端倪。在婚后的真实生活中,个性、意识、习惯、思维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双方产生愈演愈烈的冲突、越来越深的裂痕,甚至原来所爱慕追求的也成为厌恶甚至践踏的理由。爱情被彻底摧毁,生活被彻底摧毁,心灵被彻底摧毁,正像女主人公马瑙的绝望告白:“倘若我生来有着铁石一般的心肠,放在油锅里煎,倒终有熔化的一天;但问题是,我的心原本是一块嫩豆腐,在吴憾这只油锅里煎呀煎的,现在终于越煎越硬,已经硬成铁石了。”小说的上篇像是白雪公主跟白马王子之间的一个爱情童话。下篇却不再是童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演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在小说中,从童话演变成悲剧,中间就只隔了七年!而在现实中,许多童话过渡到悲剧,也许根本不需要七年。为什么相恋总是丰满,婚姻却是骨感?爱的本质是什么?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小说能引起读者的思索,它的现实社会意义也就在其中了。这部小说在许多方面写出了令读者感觉得到的切肤之痛,无疑也是近几年来文学经常展现的中国式婚恋曲的变奏之一,有其自身的色调和品味。
这部六七年前创作的小说在艺术上颇具匠心。小说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道具就是那块蓝色亚麻布。小说不但以蓝色亚麻布为标题,并且还以马瑙在一家“杂货店”里不经意
找到一匹蓝色亚麻布为开头。蓝色亚麻布在小说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先请看开头:“一束强烈的阳光穿刺过刚才老人背挡着的一道门缝,稳稳地投在积满了灰尘的玻璃柜
的一个角落,马瑙的眼睛一下子直了。那里孤零零地斜倚着一匹纯手工织出来的老布,兀自向马瑙散发着独特的、神秘的魅力。”在作者笔下,这匹海蓝色的手工亚麻布是那样典雅脱俗,就像一位“风情万种的舞女,正隐藏在舞厅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痴痴守候她要等待的那个意中人,倘若意中人不出现,她就算是等白了头也不会轻易现身于近在咫尺的辉煌灯火之中。而业余服装设计爱好者马瑙深信,自己就是那匹老布等待已久的知音”。蓝色亚麻布在这个“杂货店”(我们不妨把它看成又一个隐喻)里孤独而优雅地存在着,就好像一种纯洁美好的感情存在于喧嚣红尘里,它正是马瑙所向往的。在这里,蓝色亚麻布已成为一种象征。也就在马瑙惊喜地背着布匹在街上兴冲冲行走时,她撞上了正在大街上体验盲人感受的眼科医生吴憾,并一见钟情。在这里,象征、隐喻和人物、情节就水到渠成地融成了一曲复合的蓝调。试想,如果没有这蓝色亚麻布的加盟,马瑙和吴憾的街头相遇会是多么单调,甚至俗气,小说的意蕴又会失去多少!第二次出现蓝色亚麻布是在小说中间,那时马瑙和吴憾的冲突已日益尖锐。那天,马瑙去找闺蜜范妮妮,走到她们曾经一起租住过的房子外,“一望见那块蓝色的亚麻布窗帘,马瑙就禁不住心跳加速。这儿,曾经多么熟悉,留下了自己的多少梦想、多少故事和多少欢歌笑语!如今,物是人非,细看这块自己当年如获至宝一般的亚麻布窗帘,岁月经年,也已经褪色变淡了”。
这段文字的寓意无须我诠释了。除了蓝色亚麻布和杂货店,小说中马瑙、吴憾和易初、范妮妮等人在平安夜的酒吧里相聚啜饮的七彩虹霓鸡尾酒,何尝又不是一种隐喻:在灯光旋转的酒吧里,那杯酒看上去是那样的缤纷美丽,而一入口便感觉到“层层味道各异”。蓝色亚麻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小说快接近结尾的地方:马瑙在患病去外地治疗时准备行囊,翻出一个尘封的旅
行包,“拉开拉链,里头那顶蓝色亚麻布的帽子赫然在目。马瑙曾以为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再用到它们了”。 这时的马瑙历经坎坷,身心疲惫,似乎已经万念俱灰,但“蓝色亚麻布的帽子赫
然在目”说明她的内心还有渴望。事实上,这时的她心里暗下决心要与吴憾分手去寻找一段新的生活 —— 她对蓝色亚麻布的眷恋没有停止,就像杜拉斯写在《情人》扉页上的那句“我一
生都不会停止对你的爱,至死不渝”。 但在《蓝色亚麻布》的结尾,手术后回家的马瑙暗自落泪,不知在电脑前呆坐了多久,耳边突然传来女儿吴双喊她的声音:“妈妈,快来给我讲故事,妞妞要睡觉了!”马瑙赶紧擦干眼角的泪水,起身,微笑着向卧室走去 ……”“今后的生活似乎仍将恢复以前的轨迹”。 与小说开头时对蓝色亚麻布的大肆渲染不同,结尾时没有再出现蓝色亚麻布。此时无声胜有声 —— 也许,忘记蓝色亚麻布,打起精神微笑面对,是最好也是最无奈的现实解决方案。至此,小说的意蕴就更深了一层。《蓝色亚麻布》是一曲对蓝色亚麻布的咏叹和挽歌。
小说的结构也值得称道,上下篇相对独立,读者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两部独立的小说来读。上下篇之间是长长的七年空白,这种巨大跳跃的设置,避免了可能出现记流水账的倾向,而给对七年之前的相恋和七年之后的婚姻生活的缜密抒写提供了足够的可能,也给读者腾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还有就是小说人物关系的设置的丰富性,如“虫二”老板易初与前妻雪儿、与现“固定女友”雪珍等或单纯、或交织的一组组情感关系,还有“貌美如花、风流如妖”的闺蜜范妮妮、陶醉在老公编织的虚伪温柔梦里的同事程晓菲,和军官离异的邻居苏珊,等等,他们成为主人公的陪衬和主要情节的副调,组成了作品多层次的声部、斑斓的画面,这也是一部 70000 字的中篇小说所必需的。
《蓝色亚麻布》的主要缺陷在于,虽然作者在对日常生活真切和缜密的展示中成功地传递给读者以切肤之痛,但由于对生活观察和积累的艺术提炼尚欠一定火候,所以在给读者以魄魂
的撼动方面还是缺乏相应的力度。另外,在情节安排上尚可再精当,文字也稍嫌粗疏。好在这是一部旧作,像本序前面提到的《花儿微笑的季节》、《左眼皮跳跳》、《贵妃鸡》这些后来的小说,已经超越了《蓝色亚麻布》,并且它们所展现的社会视野也比《蓝色亚麻布》更为广阔了。这应该是好兆头。
是为序。
目 录
总序(汪浙成) 1
序:在质朴中见厚实(沈潇潇) 4
美人鱼的眼泪 1
蓝色亚麻布 68
花儿微笑的季节 160
左眼皮跳跳 208
贵妃鸡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