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业的图书出版服务平台
宁波编辑部:0574-87635365
杭州编辑部:0571-56017579
当前位置
新闻内容
【九一八】铭记历史 民族精神不可沉沦
2016-09-19 15:23  来源:浙江出版网  作者:浙江出版网

九 一 八

三个数字凝刻着三十万字都无法形容的创伤

85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华大地从此山河破碎

14年艰苦抗战就此开始

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一张张老照片

不是为了去揭这个民族的伤疤

而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过了多少年

都应该铭记自己国家曾经的磨难


突 袭

 

别小看图上这根细木桩和后面的土堆,这曾是1938年日寇为炫耀“九一八”事变建成的“柳条湖事件”标杆与爆破地点“纪念碑”。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精心密谋后,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开始“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袭击。

 

早在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带着积聚多年的险恶野心,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在9月19日凌晨开始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虽然日寇只有300人,而北大营的东北军有8000人,但在3小时后,日军步兵却冲进了北大营。

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日本兵一开始用刺刀扎,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被扎死的很多,钻到床下的战士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北大营被攻克,大火熊熊燃烧。

9月19日凌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在北大营被击破2个小时以后,沈阳,这座闻名于世的东北大都市沦陷了。
 

不抵抗

当时的东北,日本关东军不到2万人,而东北军有20万人。

但张学良的这则“不抵抗电文”却葬送了所有的优势——“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对于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理由是,中日实力悬殊太大,攘外须先安内,中国尚未做好抗战准备,且张学良是地方军阀,和南京政府离心离德,不听指挥,还有就是轻信了国联。

张学良的理由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蒋介石国民政府不给钱不给武器弹药不给援兵,支持不力,让东北军独自去拉仇恨担伤害,所以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东北军的将士们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缴了械。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日寇的这次赌博显然得偿所愿。当日本士兵蹑手蹑脚打开东北军沈阳兵工厂大门,他们被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惊地合不拢嘴:迫击炮和各种口径大炮3019门,坦克和装甲车26辆,各式机关枪5864挺,各种步枪和手枪118206支以及数不清的弹药。这些武器足以武装一支20万人的亚洲先进水平军队,而当时整个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也就是23万左右。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日本侵占东北的14年间,掠走煤炭2亿4千万吨、生铁1千2百万吨、粮食2亿2千8百万吨、木材1亿立方米......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物资统统被运往了日本。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怎么能够忍心,让中国东北的每一个村庄插满日本的旗帜?
 

为 奴

日寇铁蹄蹂躏之下,东北父老乡亲再也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被栓成一串,仿佛成了待宰的羔羊。他们被日军抓获,成为镜头前值得炫耀的战利品。

无数的抗日志士被抓获,他们坚贞不屈,以死成仁。
 

无数的东北儿女被残忍杀害,在冰天雪地中尸骨无存。
 

奋 起

不抵抗?不,不能!决不能看着中国的领土被侵蚀,决不能置3000万东北同胞于水火,决不能让日寇再肆无忌惮地嚣张。

事变发生2天后,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中华大地,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各界群众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以《申报》为首的报刊在国内掀起了号召抵制日货、要求抗日救国图存的声音。

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帮助下,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人吉鸿昌合作,1933年5月在张家口组织了察绥抗日同盟军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

我们不会忘记驰骋于白山黑水间的游击英雄们他们中有舍子从戎的赵一曼,当她受伤被俘,面对敌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始终用崇高的气节让日寇一无所获。就在牺牲的前夜,她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

我们也不会忘了东北抗联的英雄们在极端困难的敌后环境下,在冰天雪地的恶劣自然条件中,14年间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牵制76万日军,消灭侵略者18万。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当年抓捕杨靖宇将军的岸谷隆一郎在剖腹自杀前写了一封遗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九一八,东北沦陷了

但全中国的心终于又拧在了一起

杨靖宇、赵一曼倒下了

但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站了起来


 

唯有内心强大者,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唯有内心强大的民族,才能支撑起国家的真正富强。

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沦,历史已经告诉过我们,一旦沉沦了,我们的人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要铭记,更要警醒。

分享到: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6 Zjc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天高巷98号1603室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635365 0571-56017579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31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