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宁波写一本地方学术史,天台宗中兴祖师四明尊者——知礼,可以列入这本史书的第一人。四明尊者一生主要示迹宁波地区,驻锡于海曙的延庆寺。在这里,知礼著述立说,坚守天台宗义理,与山外派展开激烈论辩,终于让走向衰落的天台宗重振旗鼓,并发扬光大。知礼的弟子宗晓感于恩师弘法功德,于是编辑了《四明尊者教行录》而广为弘扬。
《四明尊者教行录》是南宋时期的作品,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由于历代流传的版本不一,到现在需要进行重新校勘。此书是天台宗一部比较重要著作,先前有王坚先生的点校本。宁波专家俞信芳先生认为,宁波是天台宗的中兴之地,后人理当高度重视这一文化遗产,于是发心重新对《四明尊者教行录》进行校点和注释。
校注版本主要有四方面的优点
《四明尊者教行录校注》已于2015年出版,现在宁波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有存。纵观这部书,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长处:
1、首开大藏经研究地方文献的先例。校注《四明尊者教行录》,俞信芳先生引用了《大正大藏经》《卍新纂续藏经》《嘉兴大藏经》《藏外文献类编》,用这些权威资料校注地方文献,提高了《四明尊者教行录》的权威性。
2、补充增订了一些资料。这次俞信芳先生校注《四明尊者教行录》,核对了明嘉靖三十九年宁波延庆寺刻
残存卷四至七卷,并从中辑出了流行的《四明尊者教行录》版本中所没有的知礼的两篇轶文,这在此书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3、此书中的各条注解,俞信芳先生专门做了一项四角号码索引。针对有些读者不便使用四角号码索引,注者又对四角号码词条编撰了四角号码词头笔划索引,这大大方便了读者们阅读使用此书。
4、所使用的资料多采用原始资料,非第二手资料。如会昌灭佛,任继愈、杜继文先生主编的《佛教史》第286页引用的是《旧唐书·武宗本纪》,而俞信芳先生引用的是《大唐诏令·拆寺制》。
普陀山整理天台宗文献走在前面
据俞信芳先生介绍,开展对《四明尊者教行录》校注,得益于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俞先生所参考的藏经,主要来自于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撰的一张《佛典集成》光盘。运用这张光盘,就可以对《四明尊者教行录》所引用的经典进行逐字校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本书的初稿,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作为天台宗中兴祖庭——延庆寺的所在地宁波,理应对天台宗文献进行大力发掘、整理和研究,但遗憾的是,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重视。目前,天台宗有关文献的整理,普陀山隐秀庵佛教文化研究所用力很猛,在不长时间内出版了六部书。对此,俞信芳先生认为:宁波开展天台宗中兴资料进行整理,具有天然优势,应高度重视这一文化遗产。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未来的宁波人负责。
俞先生在这部书上下了大功夫
俞信芳先生是宁波本土人,对出生鄞县、弘法明州的四明尊者特别崇敬,所以有心为这位宁波先贤做校勘工作,以期天台宗也能像四明尊者那样,在宁波地区中兴。
但是,俞先生出身居士,
半辈子从事古籍校点工作,在佛学理论方面的积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书中有些涉及到佛学理论方面应当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而主要偏重于文字方面的注释和校正,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不过后后总是胜于前前,俞先生这次对《四明尊者教行录》进行校注,提升了学人们对这部文献的研究水平。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说:俞先生在这部书的校注上下了很大功夫,与相关作品比较,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俞信芳小传:
俞信芳,男,76岁,已退休。原为宁波海洋渔业公司船厂职工,1984年到1986年应杭州大学借,任该校古籍研究所所长姜亮夫先生助手。1987年4月19日调入宁波师范学院。之后随学院与宁波大学合并,入宁波大学,先后破格获馆员、副研究馆员聘任资格。尝撰写《张寿镛先生传》《帝师丞相史浩》《王安石与鄞县》等专著,合撰了《黄宗羲年谱》《宁波海关志》等著作,完成省市课题十多项,发表论文七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