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林老师有时被学校单位请去授课。
67岁的林正华曾是温州瓯海职中的高中老师。潜心教学之外,他对温州话的起源和发展兴趣颇浓,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着手此项研究。最近,他和女儿林爽合作出了一本温州本土话歌谣俗联集《瓯越新韵》,引发各界关注。
三月里清风凛冽,小区花木扶疏。林老师下楼接记者时,穿着黑外套,剪着极为利落的平头,发色花白,很精神。有一个人从他手里接过一本书,一边感谢一边与林老师道别。“这是一位外国回来探亲的熟人,来要我的书。”林老师说。
林老师最近和女儿合作出了一本《瓯越新韵》,这本书收录新编温州话歌谣五百多首,原创俗联七百多副,从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到为人处世、哲理禅悟,几千句方言中,洋溢着温州人的生活情趣和理趣。
林老师离开讲台已经很久,但拿起书介绍起来依旧风采不减。他自称写书已经到了快“疯魔”的地步。有一天凌晨三点,睡梦之间忽然有个字蹦进脑子,林老师一下子惊醒,原来这个字是早上溜公园的时候听一个老奶奶说起。“我一惊就起床了,赶紧拿笔记下来,再录入电脑,不然第二天起床肯定会忘的。”说着,林老师哈哈笑了起来。
给更多年轻人普及知识
温州话原来这么美
温州话是一种古老的语系,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母语都不内行,很多小孩子更是听不懂不会说。有一次,林老师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讲课,问底下的学生温州话“了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全场哑然,两三分钟后,有一个学生怯怯地举了举手说:“老师,可否用‘光生’两个字来代替?”林老师解释,“了滞”和“光生”在温州话里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了”是结束,完结的意思,而“滞”是停滞的脏水,完结脏的水,不就是指干净了吗?还有“转侧”这个词,温州话的意思为躺着的时候转个身,林老师说:“其实这个词早在《诗经·关雎》篇中就可以读到,意为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温州话中的‘转侧’完全承袭了这一优雅美好的词语。”一堂课下来,底下的学生们赞不绝口,都说原来温州话非但不土,还这么美。
就是一次次这样的经历,让林老师决定了要为温州话的推广出一本册子。
连散步的时间都在思考
花甲之年激起美丽浪花
一天一天的累积,一字一句的斟酌,在学者沈克成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林老师和女儿合作的《瓯越新韵》终于面世了。十年写书之路行来不易,林老师自费印了一千多本,或赠或半价出售给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他的书非常受欢迎,一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因此请他去授课。“古老的温州话有这么深广的受众,是我想不到的,也非常欣慰。”林老师说。
林老师之前编书查资料很忙,不过再忙他也不会忘了运动。他家离绣山公园很近,平时清晨他会绕着公园散步。“其实这个散步的时间我也在思考,常常为了一个字的推敲而走上好几圈,且有时候抬头总有一秒钟的恍惚,搞不清此刻天上的太阳到底是夕阳还是朝霞。”原来他已经深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魏晋了。
时光匆匆如流水,但林正华的花甲之年没有浮沉世事,而是逆流而上,在生命之河里又激起了几朵美丽的浪花。
林老师说,他的下一本温州方言新书正在准备,区别于《瓯越新韵》的本土歌谣和俗联,新书将以温州俚语、歇后语等为主,将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