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里充满了他对中国的理解。
▲ 现年64岁的阿里·汉从2009年开始正式接触中国足球。从重庆力帆主教练,到中国男足主帅再到天津泰达主教练。阿里·汉在中国的执教经历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在中国学会的社交方式。
“我离开之后,一度希望中国队照着正常的水平发展下去,你们可以做得更好的,但是遗憾这些都没发生。”
——阿里·汉
早报特约记者 赵震
前中国男足主帅阿里·汉出书了,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祖国荷兰。他写的也不是足球,而是一本如何针对中国式关系的指南书。书名就叫《关系》,售价22.95欧元(约175元人民币)。
这本书包含11个章节,有一些中国的奇闻轶事和如何处理关系的技巧,还有一些西方商人在中国所遇到的故事,阿里·汉表示他就是希望写一本有关中国的书。
在荷兰人眼里,与中国打了10年交道的阿里·汉已经是一个中国通,他深谙中国特色的“关系学”。
和队员一起酒吧畅饮
阿里·汉提到的第一点就是中国的“酒文化”。
实际上阿里·汉几乎算得上是来华的外教里对酒文化适应非常快的一个。荷兰人本身就喜欢饮酒,阿里·汉也不例外。
亚洲杯期间国家队在昆仑饭店长驻,阿里·汉经常和几个朋友在大堂吧里喝上几杯。他的最爱是一杯双份的黑方威士忌,与大多数老外不一样的是,阿里·汉本人喜欢买单而不是AA制,经常一大桌子十几个人的账都是他自己来结的。
这一点很像中国人的习惯,阿里·汉自己曾经说过,我是这些人里收入最高的,我不来买单谁来买?
不过中国与荷兰之间的“酒文化”毕竟还有差异,最大的一点就是,荷兰人相互之间喝酒并不劝酒,只是根据自己的酒量来喝。但在中国的酒桌上,阿里·汉必须面对不同人的敬酒,而且翻译也告诉他在中国别人敬酒如果不喝是非常失礼的事情。好在阿里·汉的酒量不错,适应起来问题不大。
在中国各地接受宴请时,阿里·汉也没少尝试中国的白酒,但中国高度白酒的滋味还是让阿里·汉无法适应。而让阿里·汉最不适应的是,中国人更喜欢在饭桌上喝高度酒,按照西方人的习惯他们在吃饭时只会喝一些度数不高的红酒或者啤酒,高度酒都是在饭后饮用的。
阿里·汉踢球的时代,正是嬉皮士文化流行的年代,所以他对球员平时生活上的要求远不像其他西方教练那么严格。在阿里·汉时代的国家队,比赛之后第二天的早饭是自愿吃的,队员如果起不来,可以不去吃早饭,阿里·汉也不会在比赛第二天上午安排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