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业的图书出版服务平台
宁波编辑部:0574-87635365
杭州编辑部:0571-56017579
当前位置
新闻内容
不露锋芒 抱朴含真 —— 书法家朱国威先生专访
2017-07-31 15:58  来源:浙江出版网  作者:浙江出版网

 

 

   

   

    书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无上的瑰宝。历来的书法家们运用笔墨中的风采,诠释并传承着书法精神。在当下的甬城,书法名家朱国威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当他挥毫泼墨时,有落笔时的遒劲有力,也有一气呵成的提笔。而谈起自己的书法风格和特点时,朱国威则笑言,自己的风格就是自己对书法的态度,而自己独有的特点更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朱国威 ,生于1959年。

1978年入伍,2000年从部队退休。

现任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江东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7月28日下午,朱国威先生受“求学出版”的诚挚邀请,不仅亲临公司现场为书法爱好者留下多幅墨宝,还用非常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大家传授了实用的练字技巧。当坐到沙发上接受我们的专访时,身着一袭简朴素色布衫,毕生追求自然和随性的他,并未察觉到刚沾在指尖上的墨迹仍未干去。

 

 

 

1

 

   “

  Q:  您还记得自己是如何跟书法结缘的吗?

   “

  A:  我自幼就爱好书法,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字、练字,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到1979年入伍当兵,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在部队的时候,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练习书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部队有幸请到沙孟海先生到部队里,为士兵们传授书法技艺。老先生对当时仅仅是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的我说,“楷书学好,马步扎好,多看名家古人字帖,坚持恒心,将来到哪里去都有用。”可以说,就是沙老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几乎影响了我一辈子。自那之后,我对书法的热情就更浓烈了,还常常把沙袋绑在手臂上练字,没有墨水的时候,就拿自来水当墨水,在桌子上练,在床上练。当时战友们对此都很不解,认为我怎么就能坚持得下来。但我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坚持的,因为那是一种由衷的惯性使然。

 

 

2
   “

   Q:  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中,哪位书法家对您影响最大?您又最喜欢哪种风格?

  “

 A:   可以说,众家皆有所长。但是我一直以来对王羲之的行书热衷有加。他的行书是我一直在不断研习的范本,尤其是《兰亭序》这些传世经典。我感觉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学到。当然在当代的书法大家中,毫无疑问,沙孟海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影响到了我。

 

 

3

 

  “

  Q:   您能谈谈沙老在您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吗?

 

  “

 A:  沙老是公认的书坛泰斗和巨匠,这不仅只有国人这么以为,而应当是举世公认的。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也一样享有盛誉。在我心中,沙老是我走上书法这条路的真正“领路人”,以前我仅仅只对书法感兴趣,但在有幸受到沙老的指点以后,才使我真正将书法当成了我毕生的追求。直到现在,我还几乎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来看沙老的作品,这使我经常从中得到一些新的体悟。我跟我的孩子们说,看沙老写的字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享受。

 

 

 

4

 

  “

 Q:  能谈谈您的书法风格和特点吗?

 “

A: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往往一幅书法的风格能反应书写者的气质、修养、审美、思想等等,而我对行书特别的青睐,我写的字主要还是以行书为主,这可能还是出于我想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它的本意吧。我希望我的字并不是曲高和寡的,或者说我不想将我写的字过度地“高深化”,我希望我写的字是普通老百姓们能看明白的,并喜闻乐见的。

说起我写的字的特点,如果一幅作品没有体现出书写者的特点,没有将自己的特质和独立思考包含其中,这就不算是好的作品。你们都能看得出来,我的字大都有点像“山”的形态,每一个字看上来给人一种稳的感觉,其实这就像我做人的态度一样,踏实、勤恳,喜欢平稳中朴实点的生活。我的风格特点就是我对于书法态度,也是对于人生的态度。这同样也影响到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5

 

 “

Q:  您在书法这条路上耕耘了大半辈子,如何评价自己的艺术人生

A:   我觉得爱好某一样事物,就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艺术应该带给我们快乐,同时能教化我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就算我们在艺术上哪怕有一丁点的成就,都不能自高自大,要时刻保持低调,用一颗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日慎一日。当然,这和我漫长的军旅生涯有很大的关系,部队的集体生活中学到那些朴素、真挚的道理,使我受益终身。

 

 

6

 

Q:   最后,您对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们有哪些寄语?

A: 首先,现在对我国传统艺术有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这和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有直接关系。书法和其它的传统艺术一样,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当在传承文明的时候,保持初心,追求书法中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将某一样艺术过度地商业化。我们应当在传统艺术中陶冶情操,去体悟中华文明的精髓之处。

 

 

 

 

 

 

 

 

 

关注浙江出版网,圆您一个出书梦!

 

 

 

相关活动敬请关注w.com
微信公众号:zjcbwnb

 

 

浙江出版网:http://www.zjcbw.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6 Zjc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天高巷98号1603室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635365 0571-56017579
浙江求学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31963号